蓉城的五月春花絢爛,樹木成蔭,小草也已長得茂密,郁郁蔥蔥,到處呈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水電五局基地項目施工現場,一個精神小伙頭戴安全帽,腳上穿著那雙已經被“包扎”了三次的鞋子,他說:“要確保工程如期、安全地開展,就需要總去工地看看,看看施工現場,吹吹工地的塵土,沾沾工地的水泥,鞋子磨損得就很快,這雙鞋子已經陪我去過六個工地了,它還去過國外呢!”說完,他繼續向下一個作業面走去。
他就是基地項目的副總工程師潘升,2015年7月他加入了水電五局,開始了他作為電建人的拼搏之路,八年過去了,他用青春書寫奮斗篇章,用拼搏鑄就“成才之路”。
學以致用 知行合一
談及過往,他把思緒拉回到八年前的那個下午。他懷著對未來的期許來到了青白江房建項目。
“第一次進到項目生產技術部辦公室里,我一眼就看到了掛在我們辦公室墻上的施工員的工作職責,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認真熟悉圖紙,學習規范?!闭f到這,他低下頭,仿佛回到了初涉職場的時候,臉上露出青澀的笑容。
“從出校門,踏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從事建筑行業就要在‘做中學’,‘學中做’才行?!庇谑撬┲请p鞋子跑遍工地大小角落。別人說“今天太陽太大了,在辦公室看下圖紙吧,明天再去!”他只有一句話,“但是現場在干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總是在現場親自參與一線的各種實際操作,虛心向工人師傅學習,取長補短,然后再結合理論總結正反兩方面,引導工人操作。就這樣,他白天在現場“吸灰”,晚上回辦公室點燈看圖紙,學習規范。有時候從工地回到辦公室,同事總是對他笑笑,“呀,泥人回來了?!彼残πΣ徽f話,坐回座位,低頭擦擦那雙沾滿塵土的鞋?!澳鞘且裂?,第二天還要去呢,老是不擦,那不是不知道哪一天塵土厚的都抬不動腳了?!爆F在的他大笑著,一雙大眼睛閃爍著純樸的光芒。
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讓他的現場水平和技術視野有了迅速提升,畢業當年,他就考取了建筑工程專業二級建造師的執業資格證書,后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別在公路專業和市政工程專業獲得二級建造師的執業資格。
“學習這事兒啊,知行合一最重要?!痹谂松膶W習筆記上,不僅有用手一筆一劃寫下的注解文字,還有用腳實實在在踩下的行進腳印,每一步都走得沉穩扎實!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2018年,潘升已經成為瑞金項目的工程部副主任?;貞浧甬敃r的他,同事們用四個字形容——“加班狂人”。
當時,瑞金項目的技術力量還不夠強大,為了工程質量不出差錯,白天的潘升仍然會穿上他那雙專屬于工地的“工地鞋”,前往現場按照施工圖每個細節每個細節對照。他會親自給工長做技術交底,時不時地指導操作工人,解決他們在操作上的問題,即使是最基本的放線工作,偶爾也要親自上手。
“師傅!打棒時一定要均勻,不能走形式噻,尤其是接近模板的咔咔,要多震,不然很容易出現蜂窩麻面喲!”
“柱子模板要多測幾次垂直度,梁板模板要注意起拱?!?/p>
現場的師傅互相都在說“這個小伙子厲害啊,工程知識了解不少,連測量放線、平整相關百分比都說得頭頭是道,一看是個行家啊?!?/p>
現場工作他頂上了,部門的日常行政工作只能在工地上的工作結束后,回到辦公室繼續干!那個時候的他從未在晚上9點之前下班過,同事們都稱他為“加班狂人”,而他則回應道:“關關不都得過嘛!”
2021年,他調到宜賓綠地項目任工程部主任,因為宜賓項目是超高層項目,加之地質原因,要用混凝土進行地基回填,為了確保工程量準確,所有的混凝土澆筑都需要過磅,現場必須有人值班監控。由于混凝土澆筑作業不能中斷,他有時不得不在現場值班到凌晨2、3點,有時甚至要值班到凌晨5、6點。即使他只睡了幾個小時,或者根本沒合過眼,第二天早上9點,他還要準時出現在業主單位的辦公室處理簽證工作?!肮ぷ骶拖襁^關一樣,遇到了就得去做,必須要過,沒有其他選擇!”
對于學習,他說“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對于工作,他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對于困難,他笑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九層之臺 起于累土
人生不問收獲,只問耕耘。如同種樹,先有根莖,再有枝葉,而后花實。
潘升說:“不要只關注獲得了什么,要看自己付出了什么,人成長的路上沒有所謂的終點,就一直走唄?!?/p>
他不問收獲,但天道酬勤,他先后參與了浮筑樓板聲學減震施工工法、鋼筋桁架與鋼結構網架支撐組合樓板施工工法等四項工法的編制工作,作為團隊成員獲得了“一種單向傾斜限位幕墻組合連接掛件”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在看到BIM技術是建筑行業的未來趨勢后,他又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學習BIM技術,代表東盟藝術學院項目參加2020首屆成都市建設工程“蓉信杯”BIM技術應用大賽,獲得綜合組“優勝獎”。
30歲的潘升,人生也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不同的是身邊多了踏實的陪伴。因為長期吃住在公司,家里的事務和孩子的照料幾乎都交給了妻子,“這算啥啊,在咱電建,大家伙不都這樣嗎?”潘升說道。
是啊,工地上的愛情簡單淳樸,他們不僅用勤勞的雙手搭建了幸福的小家,也用一磚一瓦筑起高樓大廈。清晨伊始,潘升就起身前往鋼筋水泥的世界,妻子幫他把那雙“工地鞋”和安全帽準備好,守衛著施工安全,他們用小家庭的堅守與付出,繪就了一幅施工項目上平凡而又溫馨的畫面,也為電建建設付出了貢獻與努力。
現在的他在基地項目上依舊勤勤懇懇的工作,只要有大型施工,潘升便帶著同事們來到現場,確保工程質量過關、施工安全。業余時間他仍然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新的知識,他說“社會進步的太快了,各種新的施工材料、工藝不斷的出來,不自我提高,很快就不能適應建筑施工的要求了?!?/p>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在水電五局基層項目一線,有很多像潘升一樣的“匠心”工作者,他們相信“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在創新的道路上揮灑著勞動者的汗水,伴著夏日荷風,厲兵秣馬、蓄勢以待的迸發著青春智慧,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力量!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